導讀: 1、東坡書院 2、民俗旅游村之鐵匠村 3、傳統民俗文化之品客家傳統風情海南文化底蘊深厚,地方特色文化發達:有調聲、山歌、詩詞、楹聯等;這里素有“詩鄉歌海”之稱,是目前全國唯一同時榮獲“中國民間藝術之鄉”、“中國詩詞之鄉”、“中國楹聯之鄉”和“中國書法之鄉”稱號的市縣。 儋州歷史悠久,古稱“儋耳”,是海南最早設置行政建制的地區,也是海南島最早開發的地方之一,是海口、三亞、和三沙市之后海南的第四個地級市。 下面讓我們一起走進千年古郡——儋州,來一場文化之旅吧:
1、東坡書院
公園1097年,宋代大文豪蘇東坡謫居儋州三年,傳播中原文化,留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東坡書院”。東坡書院坐北朝南,院門軒昂宏闊古雅別致,門上橫書“東坡書院”,為清代舉人張績所題,院內參天古樹、花木扶疏。 儋州東坡書院
儋州東坡書院
2、民俗旅游村之鐵匠村
在海南儋州市北部,有這樣一個村莊,他們曾經“戶戶有高爐、人人會打鐵”,現在“家家有作坊、戶戶玩花梨”,這就是木棠鎮的鐵匠村,距儋州市區43公里,距木棠鎮墟不足1公里。 鐵匠村建村已有600多年歷史,據說,早在明清時期,由于土地貧瘠,十年九旱,鐵匠村人被迫背井離鄉外出謀生,習得打鐵技藝,歸來世代相傳,逐步發展成“戶戶有高爐、人人會打鐵”,而“鐵匠村”的村名也由此而來。在村史館內,鐵匠村農耕時期的鐵錘、鎖頭等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品整齊陳列,而墻壁上的畫報也見證鐵匠村的發展變化。
3、傳統民俗文化之品客家傳統風情
雖然這里實現了道路硬化、環境綠化、庭院美化、村莊亮化、寬帶網絡、城市公交、郵政儲蓄點、貨運物流站、自來水管網等城市標準配套服務設施一應俱全,但是這里的建筑風格依然保持了客家人的傳統習俗,家家戶戶都有獨立的院落,建有客家傳統風情文化“天人合一”的入戶門樓,這里就是那大鎮力乍村,是一個具有100多年歷史的客家村落。 力乍村是古老的客家村莊,村落格局和建筑風貌都保留客家的風情特色,擁有百年古井、百年古樹、黃氏宗祠等諸多特色古跡。 行走于力乍村,到處郁郁蔥蔥,像是一片綠海,大片大片的粽葉綠意盎然,偶爾飄來采摘粽葉的客家姑娘甜美的歌聲。隨處可見掛滿美味誘人的果實的黃皮、芒果、菠蘿蜜、蓮霧等果樹以及花梨木、古荔枝樹、古榕樹等名貴林木,漫步通往深巷的石徑,閱覽別致風情的亭軒門院,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令人陶醉在其中;村莊前一條小溪潺潺流水穿過竹林,小溪清澈見底,水中偶爾會有一些小蝌蚪、魚兒在玩耍。有頑皮的孩子撿起石塊,向溪水中扔去,水中立刻濺起晶瑩的浪花,水花落下去,水中又蕩漾起一個個的圓圈;小溪穿過的那片竹林位于村莊正前方,每當風輕輕吹拂,竹林便響起“沙沙沙沙”的聲音,竹葉起伏,隨風擺動,好像一個個頑童正在說著悄悄話;小溪注入的是一個人工湖,湖水清澈碧綠,水明如鏡,在燦爛的陽光照耀下,像碎銀子一樣閃爍著,湖四周被郁郁蔥蔥的樹林和竹子林環繞著,景色非常迷人。 力乍村的客家古老村落,其建筑風格、生活習俗、飲食文化都保持了客家人原有的風俗習慣,村內古樹參天、綠蔭環抱、古樸幽雅、風光宜人,其"圍屋"
聲明:此文由 Anonymous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嗨游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