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國慶黃金周,海南旅游市場人氣旺、消費火,數據顯示,10月1日至7日,海南接待游客413.32萬人次,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10.7%。游客總花費57.38億元,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1.1%。各項數據回升向好,假日經濟有力增長,不僅展現了海南災后恢復重建、搶復工拼復產的積極成效,更為海南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信心和動力。
抽象的數據背后,是一個個具體可感的生動場景:在海南各大免稅店,消費者沉浸式體驗免稅購物,國慶假期海南離島免稅購物金額達7.85億元;在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曾沉睡在深海500多年的出水文物大放異彩,國慶假期吸引觀眾超7萬人次;在海口、三亞、儋州等地,多場不同主題的演唱會輪番上演,持續為文旅“加戲”,引爆假日消費熱潮;在環島旅游公路,車流涌動,人們造訪火山海岸、用腳步丈量尖峰嶺、乘船前往蜈支洲島、在萬寧體驗沖浪樂趣、在棋子灣樂享愜意時光……一幕幕火熱的文旅場景,在海南匯聚成歡樂的海洋,映照出瓊州大地生機勃勃、充滿活力的發展勢頭。
事實上,這樣熱鬧又祥和的節日氛圍,來之不易。尤其是在經歷超強臺風“摩羯”后,海南能夠在短時間內重整旗鼓,著實令人振奮,也讓人感動。一份份升騰的“煙火氣”,凝聚著各方守望相助、接續奮戰的心血和汗水,凝聚著全省上下團結協作、堅持不懈的干勁作風,正是大家的努力與付出,讓這座島恢復了往日的美麗和生機;一組組亮眼的文旅數據,得益于新供給、新業態的不斷涌現,也離不開優質文旅產品和細致服務保障,正是文旅消費市場的活力迸發,助力著經濟社會持續恢復向好。
透過黃金周海南亮眼的成績單,我們看到,豐富多元的優質供給,正是激活旅游市場的關鍵。從環島自駕游、精彩演藝游、濱海度假游、文化體育研學游、主題樂園游、鄉村休閑游等多元玩法,到“文化+旅游”“體育+旅游”“免稅+旅游”等一系列消費場景……海南以黃金周為契機,打造特色優質旅游產品,提供“文旅+”多重體驗,精準滿足消費者個性化、多樣化需求,進一步聚人氣、引流量,持續激發消費新活力。
當然,黃金周海南文旅市場火熱的背后,也離不開一系列有溫度的服務、有力度的保障。這其中有不遺余力拼復工復產的努力——各方大力支援、生產自救、行業互助,使得全省旅游行業在國慶節前實現全部復工復產,景區景點秩序井然,交通安全順暢,游玩項目正常營業……一系列服務和保障,為市民和游客營造了良好的消費環境,提振了消費信心,為文旅市場的升溫提供必要條件。這其中還有一系列“放心游”、促消費的便民惠民舉措——海南持續優化“海南放心游”平臺,實現3分鐘受理、30分鐘處置、48小時辦結旅游消費投訴的目標,讓廣大市民游客放心出行、舒心出游;組織各涉旅企業面向全國游客推出優惠活動禮包,持續發放機票、免稅購物等消費券,以“真金白銀”的及時舉措,進一步激發和釋放了消費潛力。
“十一”黃金周雖已結束,但奔涌的消費活力和發展勢頭仍在繼續。海南有信心、也有能力不斷開啟新消費、新場景、新動能,為重建美好家園、沖刺全年目標、推動海南國際旅游消費中心建設注入強勁動力。
本文Hash:0ea5081a61ccc1170f6201cb9e0f086f206d994a
聲明:此文由 沐 沐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嗨游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