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kiiqm"></input>
  • 一年社??少彿浚虾ER港進一步放松限購,后面還會有大招!臨港新房能不能買?

    8月20臨港新片區成立三周年,上海出臺《支持臨港加快建設獨立綜合節點濱海城市若干措施》23條,其中最受關注的一點,是外地戶籍臨港一年社??少徱惶追康闹匕跽?/strong>。

    上海的限購政策全國最嚴,外地戶籍5年社保的家庭可購一套房。臨港新片區原本政策是上海3年社保(含臨港一年)可在臨港購買一套房,且單身亦可購房。臨港本次調整為只需要在臨港1年社保(或納稅),就可以在臨港購買一套商品住宅。

    這還不算。上海還在爭取國家層面出臺《臨港新片區建設三年行動方案》給與更多的政策支持。此外,臨港新片區已宣布建立不少于30億元人才發展專項支持資金,部分用于人才購房補貼等。9月9日,還將發布對上海而言是“重磅炸彈”級別的人才落戶和購房政策。

    在嚴格限購的上海,臨港出臺了類似全國其他城市的樓市促進政策。這是為什么?又會產生什么樣的結果?是在政策刺激下,臨港樓市很快要起飛,購房者應該盡快入場;還是臨港樓市不行了,要割買房者的韭菜,購房者要避而遠之?

    臨港在上海是一個獨特又不容忽視的存在。臨港距離人民廣場約75公里,比到昆山都遠,這讓很多人對臨港這個飛地新城充滿鄙夷。

    網友調侃“臨港有多遠”


    但同時,臨港又在各種官方媒體中被定義為上海未來發展的新引擎,定位奇高,政府極其重視,大投資大建設勢若雷霆,像極了三十年前的陸家嘴和張江。

    臨港新房市場已經成為上海樓市的重要一極。上海十四五規劃供應商品住宅約40萬套,而其中臨港要占到12萬套,占比達到了30%。也就是說,接下來就是要有30%的購房者會落在臨港。

    所以,不管你是否喜歡臨港,是否相信臨港,但都不應該忽視臨港。

    今天,我們力圖站在不吹不黑的客觀立場,對臨港的規劃定位與發展現狀存在的問題,進行系統介紹與分析,并對什么人適合買臨港,臨港能不能投資等問題做一些分析和建議。

    文章篇幅較長,全是干貨。建議大家收藏細看。


     NO. 1|壹

    什么是臨港新片區?

    我們先從一個基本概念開始:南匯新城與臨港新片區有什么區別?

    一個基礎的區別是地理范圍。臨港新片區873平方公里,其中產城融合區386平方公里,為臨港新片區主城區(四團納入后,擴容到約431平方公里),是臨港管理委實際管轄范圍(其他是戰略協同區,目前與臨港關聯度不高)。386平方公里主城區內,去掉洋山島和機場南側產業用地,剩下的343平方公里,就是南匯新城的地理范圍。

    事實上,這種地理范圍的區分意義并不大。真正的區別在于:兩者是不同層面的用語。

    南匯新城是上海五大新城下的一個新城,是上? ??戰略。出發點在于在上海城郊建設幾個獨立節點城市,以導入新增人口,為上海培育新的經濟動能。

    臨港新片區是黨中央交給上海的三個任務之一,是國家戰略。出發點是打造國家新一輪改革開放的試驗田,融入世界參與國際競爭的前沿陣地。

    從這個層面來說,兩者區別非常大。中央不會關心到上海要搞幾個新城,但把臨港新片區作為國家任務交給上海,顯然是因為臨港新片區在為國家做未來方向的探索。

    中央給上海的三大任務分別是:臨港新片區、科創板和長三角一體化。臨港新片區與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一東一西,正是上海的兩個扇面。 

    作為自由港的臨港新片區才是臨港的初心與使命! 在對外開放的機制創新和成果方面沒有突破,城市建設再好,臨港也只是上海五大新城之一的一個新城,沒有完成中央交給的任務。

    從這個角度看,臨港的上限,就是香港、新加坡和迪拜等自由貿易港定位的全球一流港口城市。具象一點來說,臨港可預見的未來,是社會主義新加坡!

    臨港的規劃高度放在整個上海,也是天花板級的存在,這一點“臨港黑”也不能否認!當然,規劃高度再高,還要看能否兌現,以及要花多少時間兌現。


     NO. 2|貳

    臨港的世界級規劃靠譜嗎?

    規劃一定會成為現實嗎?當然是不一定的。在中國前些年流行的新城造城運動中,失敗的案例比比皆是,新城變成鬼城,規劃變成了“鬼話”。

    即便是在靠譜程度最高的上海,也不乏規劃失敗的案例,比如不太順利的普陀真如副中心和寶山美蘭湖,以及徹底失敗的奉賢海灣等等。

    確實,城市的擴張有著由中心向周邊蔓延滲透發展的自然規律。所謂規劃,就是通過人為的力量,推動一個城市/板塊擺脫自然發展狀態,獲得跳躍式成長。顯然,任何非自然狀態成長都是不容易的,一不小心就會失敗。

    分析下來,我們認為一個板塊成功獲得跳躍式成長,需要具備三個要素:1)要有一定的資源稟賦。2)規劃要科學。3)投入的能量密度要足夠,時間還要持久!

    第一個問題:位于上海最東南角,海又不能成為景觀,臨港有資源稟賦嗎?

    本來臨港沒有任何資源,但20年前上海政府租借并開發洋山港這個化腐朽為神奇的動作,讓臨港有了獨一無二的稟賦,各種后天資源因此而來!

    因港而生、因港而興!以洋山港為起點,建設節點性的濱海港口城市!這個定位也給了臨港獨一無二的政策支持,以支撐臨港外向型經濟的發展路徑。

    第二個問題,臨港的發展規劃科學嗎?

    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臨港距離市區太遠,緊靠市域鐵交通改善還不足以導入足夠的人口,靠城區人口鐘擺式往返,肯定行不通。依靠強勢的產業,導入足夠多本地就業和居住人口,產城融合,職住一體,才? ??這種遠郊新城的出路。 

    對于遠郊新城來說,不僅要產業先行,而且還要遵循產業遞進式發展規律,先行發展對交通、配套依賴度不那么高,但對土地有很大要求的制造業與科研行業,最為靠譜。因為遠郊新城,缺的是配套,最豐富的資源就是土地。

    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


    我們回過頭再來看臨港的發展路徑,正是如此!

    臨港的產業基礎首先是基于洋山港的國際航運及物流,以后在重裝產業區搞海洋裝備,發展海洋科技。臨港新片區成立后,開始發力科創產業(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數字經濟),并加大力度引入特斯拉/中芯國際等大制造業,以及生物醫藥制造,同時帶動制造向智造升級,最后與市中心錯位發展的跨境金融貿易等現代服務業慢慢跟上,最終預期成為臨港主導產業。

     臨港先行區產業布局地圖


    有了產業逐步導入人口,同步甚至超前建設城市功能配套,如住宅、教育、商業、交通等,讓引來的人留下來,在此安居并樂業。產業功能與城市配套有機結合,就是產城融合,職住平衡。

    • 住宅方面出臺了高品質住宅大綱,在綠建和低能耗方面的要求是全上海最高的;

    • 教育更不用說了,冰廠田、明珠、建平、華師系、交附、華二附中、上中東、上音附屬等等,處處都是學區房;

    • 商業方面,目前有二十幾個商業在建,2023年底一大批新商場開業;

    • 交通方面,兩港快線插隊建設,還有一批市域線規劃待建,中運量也在快速建設。


    僅2021年開工的部分商文體旅項目

    第三個點,臨港新片區的能量密度夠嗎?

    說白了,干什么都需要錢!政府的規劃很多,但同一時間里沒那么錢干很多事。拿浦東來說,金色中環要開發,浦東樞紐要開發,規劃文件有多么高大上是一方面,看政府實際把錢投在那里才是真相所在。

    臨港新片區的投資數據相當亮眼。我們就拿一個數據舉例。2021年,浦東24個鎮固定資產投資約1504億南匯新城鎮(基本對應滴水湖核心區)占了848億,比其他23鎮之和還要多。這個足以說明問題,天量資金砸到臨港這片土地上,土地價值就在厚積薄發中!

    浦東24鎮固定資產投資(單位:億元),來自浦東統計月報

    有的朋友會說,臨港已經搞了20年了,現在也就這樣,所以未來也搞不起來。確實,在臨港新片區成立之前,臨港新城并不算成功。之前的臨港新城發展緩慢,問題只是在于投入的能量密度不夠!遠郊生地,要實現非常宏大的愿景,緊靠浦東新區一個區的力量不足以撬動。

    是因為臨港新片區的國家戰略,上海才可以集全市之力,在政策和資金上給與最大程度的支持,臨港新片區這種超級工程才有勝算。

    綜上,從資源稟賦、規劃合理性及能量密度三個維度來看,臨港的發展 目前似乎找不到漏洞。我們似乎有充分理由對臨港的崛起持有信心!


     NO. 3|叁

    臨港面臨的困難和問題是什么?

    分析到這里,好像我們一直在“吹”臨港,或者在陳述樂觀的一方面。但臨港是不是就會一帆風順地快速起飛,房價迎來暴漲呢?

    當然不是的。我們認為,臨港當下最大的挑戰是:城市硬件建設易,導入人口聚集人氣難!

    實景圖

    客觀來說,目前城市導入人口并不像以前那么容易。人口紅利沒了,城市化率也已經很高了,各大城市的搶人大戰成了“零和游戲”,你搶到一個,意味著其他城市流失了一個。這是臨港開發與之前浦東開發時非常大的區別,時代不一樣了!

    臨港新片區873范圍內目前約90萬,2035年目標250萬人,要增長160萬人。

    上海目前總體人口政策是保持穩定,雖然近年對人才引進落戶有所松動,但依然是僅次于北京的最高門檻。在此框架下,臨港這160萬人從哪里來?

    事實上,不僅臨港(南匯新城),5大新城的目標都是獨立綜合性節點城市,都是奔著百萬人口規模目標,都面臨這個客觀的難題。

    與其他新城相比,臨港人口導入的任務更加艱巨。

    一方面是臨港的人口目標與現狀基礎差值最大(現狀約40-45萬,2025年目標75萬)。

    另外,臨港沒有下屬鄉鎮,這點和另外四個新城還不一樣。以奉賢新城為例,整個奉賢有約124萬人口,奉賢新城要從40萬增加到70萬人口,可以從青村、莊行等鎮域吸納人口,鄉鎮向中心聚集是個自然過程,阻力很小。臨港導入人口,一部分是從國外和其他省市搶人,一部分是吸引全市尤其是浦東的人口。南匯新城吸引浦東人口的難度,肯定比奉賢新城吸引青村人口難度要大。

    浦東新區的產業發展也十分迅猛,但從2010年到2020年十年間,才增加了不到64萬人,平均每年6.4萬。這就知道,臨港2025年75萬常住人口的目標有多激進,每年增加10萬人的任務多艱巨!

    事實上,雖然臨港的產業發展勢頭十分強勁,人口導入的速度也很快(2021年實有人口增加約6萬人),但和這個目標相比,還稍顯不夠!

    上海和臨港政府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這也是本文開頭提到,臨港不斷放松購房限購條件,給與人才購房補貼,要放出“重磅炸彈”級別政策的原因所在!

    行非常事,必用非常手段!至于還有什么大招會放出,效果會如何,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NO. 4|肆

    臨港新房供應量為什么這么大?

    臨港目前已出讓土地累計可供應商品住宅約4萬套(見下圖),按照上海市公布的全年土地出讓計劃,臨港今年要出讓200萬方宅地,出讓完畢后臨港累計可供應商品住宅是要到6-7萬套。

    這個數據,乍一看,是很可怕的。整個上海一年也就供應8萬套房子。臨港這么多新房供應,是不是割韭菜?

    但乍一看, 看到的只是表面。

    臨港新片區的規劃定位和發展路徑不同于上海任何一個板塊,臨港樓市也有著與眾不同的特點。客觀得認知臨港的住房供應,還需要結合臨港規劃定位,上海人口布局和浦東整體的住房供應來看。

    1、臨港新房供應量,是和上海人口布局與臨港人口導入計劃匹配的

    臨港住房供應規劃的邏輯是這樣的:臨港每年目標新增10萬人口,約4萬個家庭(上海戶均人口2.5人),需要4萬套住宅??紤]部分暫時不購房,所以配置40%保障房和租賃房,其余60%商品房。

    整個上??側丝诿磕曜兓⒉淮?,新增人口主要落位在以臨港為主的五大新城。所以臨港的新房這種供應量,是整個上海人口布局規劃的結果。

    當然,臨港新片區這兩年人口增長每年肯定遠不到10萬,但考慮到產業從簽約,到落地,到投入運營,都需要時間。人口增長需要一個爬坡并加速度的過程,呈現前低后高的趨勢。2023-2025年,迎來人口增長高峰是預期之內的事情。

    臨港新房供應在逐步增加,2021年供應1萬套,今年會有所增加,2023年及后續迎來真正的高峰。

    2、臨港大量供應新房,是為新房供應嚴重不足的大浦東彌補缺口

    浦東買新房很難,大家都難明顯感受到。單價6萬以下的新房供應量極少,而且觸發積分的機會極大。

    甚至于同一環線上,浦東的房價還高于浦西。有一部分解釋的浦東遵循產業邏輯,新上海人不在意環線,只看重產業、教育和軌交。其實更大的原因,是浦東的新房供應,與購房需求相比嚴重不足。

    為什么浦東新房供應這么少?因為浦東新區的土地供應指標相當部分給了臨港!2021年,上海供應宅地95塊,其中浦東僅8塊,臨港24塊(數據來源:上海土地市場)。由此可見,政府土地供應政策導向明顯:浦東的年輕人,到臨港去!

    臨港三萬出頭均價的新房,能夠讓浦東張江科學城的年輕人以約300萬總價,也能夠買到品質新房,在浦東新區安家,從而為浦東留住這些年輕人才。

    從臨港目前各個新盤售樓處反饋的數據來看,浦東張江科學城范圍的年輕購房群體占到40%左右。這一方面是被臨港的規劃定位、產業發展、軌交學校商業等配套吸引,另一方面,在臨港之外的浦東新區,沒有這個價格段的新房。

    張江-臨港聯動示意圖

    相信隨著臨港城市建設越來越成熟,市場認知度越來越高,涌入臨港的浦東年輕剛需群體也會越來越多。

    以上兩點,是臨港新片區新房供應量大的根本原因。從這個角度講,供應量大也是正常的。


     NO. 5|伍

    新房巨量供應下,臨港新房能買嗎?

    大家也會擔心,這么大的供應量下,買臨港新房會不會高位站崗很多年?

    客觀來說,在新房源源不斷供應的時間內,二手房交易價格一定會受到抑制。和市區成熟板塊,存在大幅一二手倒掛的板塊不一樣,想在臨港快進快出打新套利,是不現實的。

    但是不是如一些大V所說,要至少站崗十年呢?

    如果研究地足夠深入,就會發現并非如此。

    首先,臨港前三年引入的強勢產業正在逐步落地,開工建設的商業將逐步開業,人口導入會越來越? ?,未來3年將提供18萬個就業崗位,在新的人口落戶與購房政策配合下,臨港將迎來上海接下來規模最大的一場人口遷徙。一年如果增加10萬人口,城市急劇膨脹。這種速度在上海其他板塊都沒有過。

    認為臨港還需要十年以上,那是按照正常的開發與人口速度來推算的,如果按照常規速度,確實如此。但臨港現在的開發,可以用“大躍進”來形容,非常規才是臨港的常態!

    其次、滴水湖核心區的新房沒有那么多,十四五開發將完成大半。

    大家不要覺得現在滴水湖核心區土地還很多,有賣不完的房子似的。

    臨港新片區873平方公里,滴水湖核心區只有72平方公里。以目前臨港的開發節奏,十四五末,滴水湖的開發應該完成了一大半。

    • 102片區宅地目前已經100%出讓完畢,新房銷售2023年就收工了;

    • 103片區的宅地今年全部出讓,到2024年住宅也開發完了;

    • 105片區北區土地今年基本出讓完畢,中央商務區已經啟動;

    • 101片區剩下滬城環路以外區域,開發時間未定;

    • 104片區現在不動,可能要放到十四五以后開發。
    • 也就是說,除了104片區之外,十四五期間臨港滴水湖最好的位置都已經開發了。也就意味著如果那時再想買這些優質位置,只能通過二手市場。

      下一個五年,臨港可能重點開發綜合區,新興產業區萬祥等地,甚至有可能到四團、奉城等區域,那個時候再看滴水湖核心區,你會覺得哪里都是寶!

      當滴水湖核心區的新增供應開始減少的時候,會造成滴水湖核心區的供需矛盾,驅動滴水湖的二手房的價格開始上行。滴水湖作為標桿再帶動其他組團。

      簡單來說,臨港新房價值不是成熟市場倒掛邏輯,而是新興市場成長邏輯。

      那些存在大幅倒掛的板塊尤其是市中心,是過去三十年甚至更長時間的城市發展積攢下來的紅利,會要求高積分入圍,是獎勵過去為上海城市發展做出貢獻的人(以社保年限體現)。

      臨港不一樣!每年砸下千億級資金,各種政策紅利,前沿產業突飛猛進,城市功能一年一個變樣,放眼全上海也只有臨港。這種成長紅利,會反饋給早期看好臨港,未來做出貢獻的人。

      因此,不是說臨港是最好的,而是在三五百萬預算內,可能確實是當下一個非常好的選擇。


       NO. 6|陸

      臨港新房怎么買?

      臨港新片區主城區(南匯新城)也有386平方公里,幾乎相當于其他四個新城(僅新城范圍)的面積總和,在售及將售樓盤也非常多。各個組團在產業定位、商業配套、居住屬性和發展潛力方面各有特色,也有很大差異。

      限于篇幅,這里就難以再做詳細介紹與分析。對臨港新房感興趣的伙伴,關注我們,給你帶來臨港規劃發展與新房項目的最新資訊、專業分析與獨到觀點


      ——END——

    本文Hash:ba22ead31bad86fddb74012f105dafa839ef106b

    聲明:此文由 小辣椒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嗨游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中文字幕国产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