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kiiqm"></input>
  • 開啟紅色脈搏跳動之旅,這個寶藏村莊你去過嗎?

    導讀: 黎鄉春色濃 最是坡村紅
    正逢春意濃,驅車行駛在陵水黎族自治縣文羅鎮坡村路口至坡村村委會的公路上,沿途一派綠意間綴著點點紅色,枝頭競相開放的火焰花在陽光的照耀下愈加明艷奪目。 而比火焰花更為火紅的,是這條美麗鄉村公路上“流動”著的紅色文化和傳承紅色基因的坡村。里程近半,映入眼簾的“傳承紅色記憶,穿越時光之旅”標牌提示著游人,這將是一段令人身心沉浸的紅色脈搏跳動之旅。

    黎鄉春色濃

    自坡村路口出發,眼前平坦的鄉村公路蜿蜒向前,兩旁林立的綠植高低錯落,構成了富有空間縱深感的景致。 作為坡村村委會下屬11個自然村的出行要道,這條鄉村公路的每一幀變遷畫面都是村莊發展留下的印跡?!?998年之前,村民進出都是坑洼泥路,直到2000年才實現路面硬化?!蓖跞蕰纹麓妩h支部書記已有31個年頭,他說,伴隨著美麗鄉村的建設,公路于2018年再次修筑,變成了如今寬闊順暢的柏油路。 不管悠閑散步,抑或驅車游覽,這條4.26公里長的路線能帶給你不一樣的感官體驗。舉目遠眺,公路兩旁的開闊處仿佛一幅徐徐展開的田園風光畫卷。 果地里的芒果和荔枝隔著公路“對望”,不遠處,大棚下的西瓜“蓄勢待發”,還有荔枝、蓮霧、龍眼、圣女果等也紛紛登場。隨后,路旁一望無際的稻田便迎面而來,綠油油的禾苗隨春風起舞,置身其間頗有一種“車在路上走,人在畫中游”之感。 而在這條以綠色為主基調的鄉村公路上,綴于其間的“紅”顯得格外醒目。除了生機勃勃的火焰花和木棉花以外,更為亮眼的“紅”則來自坡村代代相傳的紅色基因。坡村是陵水著名的革命老區,也是中共陵水縣委第一任書記黃振士的故鄉。 黃振士原名黃福生,1895年出生于海南陵水縣黎亭峒坡村的一個黎族峒長家庭,是黎族第一批具有共產主義覺悟的革命知識分子。在那個水深火熱的年代,思想先進的黃振士帶領陵水人民舉起了反抗大旗,三打陵城,組建農民自衛軍,并創建了陵水第一個縣級黨組織。 為了傳承這一紅色基因和奮斗精神,坡村以紅色革命文化為切入點,打造全域旅游示范村。沿途紅色的黨旗和展板令人心潮澎湃,美麗的鄉村公路也成為展示紅色文化的重要窗口和載體。

    最是坡村紅

    公路抵達的終點便是坡村村委會。村口“坡村號”列車停在鋪著石子的鐵路上,紅色的車頭與車輪讓人眼前一亮。這也是坡村的“革命時光更衣室”,在這里,游客們可以換上紅軍服裝,“穿越回”那段難忘的紅色歲月。 初入村莊,滿目皆是坡村獨具特色的品牌標識:黎族圖騰圍繞著五角星,象征著這一少數民族特色村寨與紅色文化交織融合。革命廣場中心的英雄雕像莊嚴屹立,無言訴說著那段可歌可泣的革命史。 不遠處,美妙的樂曲聲陣陣傳來,原來是坡村“八音樂隊”在黎樂堂后面排練。藝術氛圍濃厚的黎樂堂,是村中展示和傳承黎族歌舞文化的舞臺。 一路向前走,黃振士烈士紀念園便出現在眼前,園內以黃振士雕像為主體,配有黃振士英雄事跡壁畫墻等,處處彰顯著他為民族解放事業英勇奮斗的精神。 稻田旁就是黃振士展室,展室里書寫了黃振士的生平故事,其中的坡村革命根據地展室更是著重記錄了坡村革命根據地建立、發展與擴大的歷史。這里不僅是黃振士的故居所在,也是陵水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從林間小道走出,路邊的坡村百米浮雕沉淀厚重的歷史,上面刻畫了黎族的璀璨文化與民風民俗,生動鮮活的場景展現著黎族兒女的勤勞勇敢與熱情奔放。 走進時光郵局感受舊時光的魅力,叩響革命書屋,翻閱古樸書籍,或是到公社食堂感受美食中的革命情懷……在坡村這方革命熱土上,先烈們的革命精神與情懷從未消逝,一磚一瓦都浸透著紅色記憶。  

    聲明:此文由 Anonymous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嗨游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中文字幕国产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