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kiiqm"></input>
  • 來海南五指山,看一片葉的萬千氣象

    五指山熱帶雨林片區五顏六色的樹冠。
    每年11月底至次年2月,五指山、鸚哥嶺一帶的楓葉會陸續變紅。一樹樹紅燦燦的葉子點綴叢林,從高處觀之,有如天上落在人間的紅霞。

    中國人對即將凋落的紅葉,有一種特殊的情愫?!耙蝗~知秋”是我們形容秋天(在海南等地為冬天)到來最常用的詞語;許多老人生前最大的愿望就是“落葉歸根”;在浩如煙海的古代文學作品中,各種版本的《紅葉記》更是層出不窮。透過一片小小的葉子,我們可以了解大自然的奇妙,也可以一窺中華文化之風神。

    一葉凝結詩情雅意

    一到了秋天,北方的樹木大都會掉光葉子,剩下光禿禿的枝丫。那么,一葉知秋的“一葉”是否指的是特定樹種的葉子呢?古人認為,梧桐有信,有梧桐報秋之說。立秋一到,梧桐葉凋落。因此,一般認為一葉知秋的“一葉”指的是梧桐葉。比如,清代學者俞樾在其《茶香室叢鈔·梧葉報秋》中言及:“一葉知秋,雖古有此說,然安能應聲飛落?”明確指出“一葉”即梧桐葉。

    《詩經·大雅·卷阿》有言:“鳳凰鳴矣,于彼高岡。梧桐生矣,于彼朝陽?!痹谥袊鴤鹘y文化里,梧桐是被賦予許多浪漫詩意的一種樹。古人認為梧桐是智慧之樹、高潔之樹,因而有鳳凰“非梧桐不棲”的傳說。

    許多海南人對瓊劇《紅葉題詩》的故事耳熟能詳。“紅葉題詩”的故事在唐代詩人孟啟的《本事詩》中有記載,其大致脈絡為:詩人顧況在洛陽時,與三位詩友在宮苑游玩,流水中漂來一片梧桐葉,上面寫著一首詩。此后,不同年代的話本小說里出現了不同版本的“紅葉題詩”故事。

    流傳比較廣的版本是這樣的:顧況看到水中漂來一片紅葉,上面寫著“一入深宮里,年年不見春;聊題一片葉,寄與有情人”。顧況看這詩有意思,也在葉子上寫了一首詩,跑到流水的上游放于水中。他寫的是:花落深宮鶯亦悲,上陽宮女斷腸時;帝城不禁東流水,葉上題詩欲寄誰?過了十多天,有人到此處游玩,又看到紅葉上有一首詩,撿起來給顧況看,上面寫的是:一葉題詩出禁城,誰人酬和獨含情?自嗟不及波中葉,蕩漾乘春取次行。

    雖然不同文人筆下的故事結局各不相同,但唐代確有題詩葉上的習俗。比如杜牧寫過《題桐葉》一詩:“去年桐落故溪上,把筆偶題歸燕詩。江樓今日送歸燕,正是去年題葉時?!背鲩T在外,突然來了詩興,如果忘帶信箋,找片大的梧桐葉,用小字寫首絕句不成問題。
    其實,一開始顧況的故事里,詩是寫在梧桐葉上的,不知后來為何變成了紅葉。紅葉聽起來比梧桐葉更有詩意,但未必真的可以在上面寫完一首詩。
    一葉雕琢萬千物態
    古代的詩人喜歡以葉子為創作載體,古代的工匠則經常以葉子為創作主題,在鑄造雕刻領域演繹新的“紅葉題詩”傳奇。

    五指山市水滿鄉掉落在地上的楓葉。1954年,在蘇州五峰山博士塢的明代弘治年間進士張安晚家族墓地14號墓發掘過程中,考古人員發現了一件極為精美的工藝品——金蟬玉葉。它的出土位置在墓主人的頭部,同時出土的還有銀笄2件、金銀嵌寶玉插花4件,這說明金蟬玉葉應是張安晚家族一位貴族女子頭上的發簪。金蟬玉葉的玉葉長約5.2厘米、寬約3.2厘米,由新疆和田羊脂白玉精工琢磨而成,晶瑩細? ?。一只形神畢肖、金光閃閃的蟬停在葉面上,側身翹足,雙翼略張,嘴巴微開,好似在鳴叫,又好似下一秒就要飛離。這件工藝品設計構思奇巧、畫面動靜結合,具有很高的鑒賞價值。

    南京博物院藏金蟬玉葉。在我國民間,蟬又被稱為“知了”,“知”諧音為“枝”,金蟬玉葉有著“金枝玉葉”的美好寓意。“金枝玉葉”是古時人們對女子的最高贊譽,正因如此,金蟬玉葉常被有一定身份地位的女子用作發簪。
    收藏家馬未都曾在節目里展示過一件金元時期的鈞窯瓷器盤子,并稱這是他40年來看到過的最漂亮的鈞窯盤子。這個盤子的紅色花紋很像一片片自然掉落在水中的紅葉,與釉色結合得恰到好處,細看回味無窮。馬未都將該瓷盤命名為“金元時期鈞窯天青釉玫瑰紫斑‘紅葉題詩’盤”。
    一葉承載遐思創意江西吉州窯木葉盞的底部也有葉子的靚影。吉州窯位于贛江西岸,是宋代江南地區著名的瓷器窯場之一,黑釉木葉盞是其代表作。這種盞以植物木葉為裝飾,樹葉的形狀在黑釉的襯托下莖脈畢露,具有頗為奇幻的藝術效果。

    江西吉州窯木葉盞。吉州窯木葉盞中的木葉,形狀千姿百態,或平鋪盞底,或橫臥盞腹之側,或穿越盞口。一盞一葉的情況最為常見,但也有一盞多葉的設計。木葉盞中的葉片以褐黃色為主,也有的呈灰白色、紫色等。古往今來,人們鑒賞木葉盞常用到水,往盞里注入清水,葉脈開始清晰地顯現。如果你的手輕微抖動,水隨之蕩漾,盞中的葉片仿佛有了生命一般隨之飄動起來,令人稱奇。
    木葉盞的制作工藝至今仍是個謎。比較權威的說法是:在已經上好了一層黑釉的盞坯上設計葉子的形態,葉子經浸泡腐蝕后,去了葉衣,只剩葉莖和葉脈,將葉片粘上與盞底不同的釉,然后平整地置于盞面,高溫使兩種不同的釉產生變化,進而生成葉脈清晰的木葉圖像。
    吉州窯采用木葉紋裝飾制盞,在中國陶瓷史上獨樹一幟。因而有人說:“這是一片飄落于宋人飲食器具中的葉子,更是歷史飄落的智慧;這是陶工們在勞作生息中用心靈與自然融合的境界美,是簡約單純的藝術美?!?br/>古代的能工巧匠不僅能把葉子鑲嵌在瓷器上,還能在葉子上作畫、雕刻。葉脈畫發源于傳統菩提葉畫,歷史十分悠久。
    中國民族圖書館(原為民族文化宮圖書館)存有少量“菩提葉脈經箋”和“佛像畫頁”,故宮博物院存有明清時期的菩提葉畫珍品和乾隆皇帝手書《御筆菩提葉箋心經并題句》(1768年),大英博物館藏有我國畫家孫文光所作葉脈畫《紫竹觀音》,這些都是難得一見的東方藝術珍品。

    五指山市水滿鄉一處水塘邊的楓樹。在薄如蟬翼的葉子上作畫與雕刻,是一件非??简災托暮兔佬g功底的事情。葉雕,顧名思義,就是在樹葉上雕刻,它以葉片為載體,借助葉子的形狀、紋理、筋脈,利用葉子縱橫交織的脈絡、自然殘缺的部位描摹各式各樣的圖案。葉雕起步于周代,興盛于唐宋,到了清末一度瀕臨失傳。所幸的是,當代有不少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在從事葉雕工作,讓這門沉寂許久的手藝再次綻放光彩。
    與葉子有關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還有貝葉經。早在2008年,貝葉經就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 ??遺產名錄。自古以來,傣族人將歷史文化事件等一一記錄在貝葉上,并將之代代相傳。就好比甲骨文、簡牘之于漢文化的意義,貝葉經是傣族人引以為豪的歷史百科全書。

    本文Hash:77b42b0490aaf61b28dfc0a54c3f1626be9b4dcb

    聲明:此文由 落落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嗨游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中文字幕国产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