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擁有豐富多樣的文化資源,許多文化元素都獨具特色:黎苗文化、東坡文化、軍坡公期文化、疍家文化、南洋文化、南山佛教文化、祈福文化、紅色文化等,都是海南別具一格的特色文化。海南國際旅游島歡樂節、黎族苗族傳統“三月三”節、鄉村旅游文化節等都是海南本土特色的旅游節慶品牌。
海南空氣清新,環境優美,在體育旅游和開展各種賽事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也擁有舉辦眾多國際性賽事的良好基礎及豐富經驗。從一月到十二月,都有不同的精彩體育賽事在這片熱土上相繼開展。
【黎族文化】
黎族文化
海南黎族的祖先是5000多年前從大陸遷徙而來的百越人,是海南島最早的原住民,也是海南獨有的民族。黎族絢麗的織錦——黎錦已經被列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黎族的特色飲食是用山蘭米、野獸肉類烤制的竹筒飯和用山蘭米釀造的山蘭酒。
【苗族文化】
苗族文化
海南苗族是400年前來自兩廣地區的苗族駐軍,是海南島的世居民族。海南苗歌與桂、黔、湘等地苗族歌謠一脈相承,又富有鮮明的海南地方特色。點臘染是海南苗族織繡特有的技藝。海南苗族的特色美食是植物汁液作天然色素蒸成的三色飯,以及待客的風味飲品——萬花茶。
【南洋文化】
南洋文化
海南人大多來自于閩粵兩省,海南文化植根于中原,惠澤于媽祖,又深受南洋的影響。從海南島最北部的文昌小鎮鋪前到最南部的三亞崖城古城,一座座南洋風格的騎樓,一棟棟中西合璧的民居,時光保留了曾經冒險下南洋后來衣錦還鄉的海南人在上個世紀帶回來的記憶和故事。
【疍家文化】
疍家文化
疍家因長年累月浮于江海之上,以舟為家,以漁為業,在古代被稱為“疍民”。疍家歷史源遠流長,起源可以追溯到7000年前的河姆渡時期。海南疍家來自閩粵沿海,全島各地都有,多數生活在陵水縣和三亞市,是名符其實的海上“游牧民族”。疍家人有一整套異于陸上居民的風俗習慣:獨特的祭海儀式、婚喪嫁娶民俗、別具一格的海鮮烹制法以及體現著疍家漁歌文化的“咸水歌”等。
【紅色文化】
紅色娘子軍紀念園
海南的紅色文化旅游日益升溫,以紅色文化旅游為特色的旅游景點也大規模發展起來。海南擁有眾多的紅色旅游資源:瓊海紅色娘子軍紀念園、定安母瑞山革命根據地紀念園、臨高角解放海南紀念園、白沙起義紀念園、定安母瑞山革命根據地紀念園、萬寧六連嶺革命遺址、五指山革命根據地紀念園、??诃偵絽^工農紅軍瓊崖縱隊改編舊址等。
【三月三】

“三月三”是黎族和苗族共同的傳統節日。每年的農歷三月初三,黎族、苗族同胞都會聚集在一起載歌載舞,五指山、三亞、保亭、東方、樂東、昌江、白沙、瓊中、陵水等少數民族地區也會舉行盛大的三月三慶典,舉辦傳統技藝大賽、體育比賽、美食展示、農產品交易、歌舞表演、篝火晚會等一系列活動。
地點:每年三月三的主會場都會有輪換,敬請關注最新資訊。每年的黎苗地區三月三都會有相應的慶?;顒?。
【軍坡】
軍坡
“軍坡”也叫“公期”,是海南各地在所供奉的神靈或者祖先的生日這一天舉行的祭神活動,往往比春節還要隆重和熱鬧。各地公期日期不同,祭拜的神明也種類繁多,有歷史上統領過海南的將領如冼太夫人(軍坡在新坡鎮升級為冼夫人文化節)、馬援、路博得,有中國歷史人物如關羽、岳飛、孔子、媽祖等,還有海南民間的神話傳說人物等。公期要擺案集眾拜祭“公祖”、抬公巡游、舞龍舞獅,有的地方還要進行“過火山”“上刀梯”“貫鐵杖”等祭神儀式;公期少不了搭臺唱戲,上演瓊劇、公仔戲及吹奏海南八音;公期也是商議村事家事、探親訪友、共同聚餐的一次機會。
地點:全島各市縣
聲明:此文由 Anonymous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嗨游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