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澄邁·十二時辰”線上推廣季來了!我們將跟著12名不同身份的“澄邁福地體驗官”, 這一期“澄邁·十二時辰”線上推廣季 羅驛古村, 古村里交織的傳統文化 李氏宗祠 觀音廟 古牌坊 紅色文化 千年古跡訴說動人的故事 瓊西官驛 李恒謙故居 馬蹄井 忠烈祠 黃發垂髫,怡然自樂 喚醒在地資源再生 開啟澄邁文化旅游線上推廣季
池塘水漫草生春
春水綠波綠色新
羊?吹來風羽羽
鴨頭帶起浪鱗鱗
遲暮凄迷的老宅
道上各式用途的石器
貼著喜氣紅聯的老屋
都是古村變遷的見證
百年火山滄桑海
千載古村繼前賢
暢游村中歷史古跡
感受時代風霜印記
“澄邁·十二時辰”線上推廣季來了!我們將跟著12名不同身份的“澄邁福地體驗官”,
用全新的視角帶你體驗不一樣的澄邁。這一期“澄邁·十二時辰”線上推廣季
將出發前往羅驛古村,
跟隨秦楚妃的腳步,一道探尋澄邁千年古村的詩意生活。
辭掉教師的工作,奔赴在旅行的路上,秦楚妃的生活方式讓大多數人向往和羨慕。因想去更遠的地方看看,秦楚妃干脆做起了全職的旅游自媒體。

在每個晴天里看絢麗的日出日落,在中部雨林里呼吸豐富的負氧離子,海南遍地都留下了秦楚妃的腳印。此次秦楚妃將再次出發,前往澄邁百年羅驛古村,探尋其背后的人文歷史,感受恬靜淳樸的古村生活。

羅驛村位于海南省澄邁縣老城鎮白蓮境內,建于南宋1256年,古時稱“倘驛”,后改名“羅驛”,村域面積10平方千米,曾是古代瓊州西道上的重要驛站。

作為海南歷史文化古村,村中保留明代的牌坊、清代的宗祠,環日、月、星三潭而建的火山石屋、古道、老井等歷史古跡分布集中、頗具規模。

村落將世俗活動空間與田園勞作空間、祭祀空間以及普通居住空間分配得井然有序,是瓊北地區值得品鑒的人文活化石,2019年,澄邁縣老城鎮的羅驛村在列,成為我省首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順利完成數字化的中國傳統村落。
01 / 淵源流傳
古村里交織的傳統文化

一個古村落就是一段歷史,一幢古建筑就有一個故事。歷史為澄邁縣的羅驛古村留下了太多美麗片段,雋永成一個又一個動人的故事。
李氏宗祠
一座宗祠,是宗族觀念的見證和世代書香延綿。李氏宗祠建于清雍正年間,為紀念始祖李文英公所建。在羅驛,曾有3人科舉中第,250多人出仕,享有澄邁“科舉仕宦第一村”美稱。
清朝嘉慶年間,海南探花張岳崧告老還鄉,受到友人邀請前往羅驛村,在李氏宗祠為村民學習授業,并題寫“萬葉枝柯”匾額,為羅驛李氏家族史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從這里走出去的李氏后人始終念及著家鄉 恩澤,紛紛回鄉修繕宗祠、牌坊等系列文物古跡,推崇重文興教的理念,使得古村始終延續儒學理學的教育根基。
觀音廟
梵音繚繞的觀音廟,庇護一方水土。廟內供奉的“觀音圣娘”頗為靈驗,四里八村的香客都會前來祈福,絡繹不絕。
寺廟門前設有香臺,香臺斜前方建有聚寶塔,塔上雕刻也極為精致,同時參觀時不妨可以留意看看廟中窗子上和石柱的雕刻美學。
古牌坊
古牌坊是古時倫理綱常象征的建筑,同時也頌揚功名、德行、節孝等,多豎立在路口等處。在南村月亮湖旁的“步蟾坊”,就是為了彰表明朝舉人李金折桂而立。
而在村東的另一邊的牌坊叫“節孝坊”,這是對舊時代困境中堅守婦女嘉德懿范最高的褒獎。
這些經歷風雨洗禮的火山石牌坊,無不向外展示著文明昌盛的古村曾有過的傳奇與風流,也鼓勵李氏后人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紅色文化
羅驛村是一個具有八十多年光榮革命傳統的紅色革命老區村,中共瓊崖抗日獨立總隊的第一挺機關槍,就來自羅驛村,被稱為“機關母槍"。
這里也是近代革命前輩李定南、李平山、李獨清的故鄉,頗具深刻的紅色文化內涵,折射出羅驛村傳承千年,永不熄滅的文明和愛國之光。
02 / 探秘古村千年古跡訴說動人的故事

斑駁的墻壁,幽靜的古巷,充滿著神秘氣息的傳統古村有著不少濃厚的歷史人文,這些大大小小的故事藏在各處古跡里,引人不住探尋。
瓊西官驛
瓊西官驛由兩進三開間、左右廂房各一間組成,古時這里與現代出現的交通服務區相似,據民間傳聞,當時前往儋州的蘇東坡在此落腳休息。
由于蘇東坡的到來,在此講學教育和農業生產指導,帶給海南文化教育的開化,對世人影響深遠。所以村民們感恩和懷念蘇東坡,便將這段古驛道稱之為“東坡路”。
李恒謙故居
李恒謙為官期間改造村落,挖池塘,修石路,這才有了今天羅驛村430座完好古屋、36條石村道磅礴大氣的姿態。
他將大量云南民居圖紙帶回家鄉海南實施應用,為這方紅土地留下了一絲滇鄉風情與痕跡。
馬蹄井
現今的馬蹄井呈方形,井底有個形似馬蹄狀石。傳說冼夫人二次渡瓊平亂,一次行軍作戰途經倘驛村,休整時沒有水源。
冼夫人座騎白馬便騰空而起,足下石頭震動,一股泉水噴涌而出,士兵取水做飯。后來,此泉被倘驛鄉民挖成水井,曰“馬蹄井”。
忠烈祠
忠烈祠奉祀著羅驛村始祖李文英孫子李福庇。在一次作戰中李福庇不幸跌入敵陣陷阱,被利劍刺重傷,戰馬跳出陷阱,極力用嘴咬住主人的手指往上拉,因主人傷勢過重,已身亡。戰馬便咬下主人的手指含在口中,飛馳回家報信,倒地而斃。
朝廷聞之,謚為“忠烈”。李福庇的神牌入縣“忠孝祠”奉祀。清乾隆年間(1757年),倘驛村后人建“忠烈祠”奉祀。
03 / 古村生活黃發垂髫,怡然自樂


這都源于一方好水土養育一方人的關系,加上老人們勤勞儉樸,有著良好的生活習慣,樂觀豁達,知足常樂。這大概是長壽之鄉長壽的奧秘所在。

源自農家綠色生產,古村周邊也有許多特色的美食讓人垂涎欲滴,像是當地地道的白蓮鵝便是不可少的美味,游客可以根據喜好搭配各類農家美食,起碼兩碗米飯打底才行。
04 / 活化古村
喚醒在地資源再生

羅驛村歷史悠久、遺存眾多,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和象征。村內依然保留了花瑰、軍坡節、八音等文化,不僅使旅客得到親身體驗,也是使傳統技藝得到發揚和傳承。

傳統文化復興是根本。在現有的基礎上將文創活化古村,結合時下新型文化產業和科技創新扶持,打造具有地方特色且兼具古代和現代相結合的創意旅游打卡點。

古村落保護不是單體建筑的保護,而是一方鄉土的整體性保護,古村開發利用,一定是從當地挖掘的、從土地中生長的??吹靡娮孑叺膩砺?,才能更好地走我輩的新路。守住古村落的魂,也是守住中華文明的根。
05/ 澄邁十二時辰開啟澄邁文化旅游線上推廣季

澄邁·十二時辰,漫游福地的一天!我們將隨著12名不同身份的“澄邁福地體驗官”,通過他們的第一視角,展示澄邁旅游風光、體驗澄邁人文風情、品嘗澄邁美食文化,講述澄邁故事!
本文Hash:e3cac7ac8a03dc3ea1f24679319a167e3fe82489
聲明:此文由 沐 沐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嗨游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